包爱民我即我脑附大讲堂完整视频

程少为 http://pf.39.net/bdfyy/bdfzg/201217/8505686.html

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

大脑决定了我们

脑科学前沿研究

改变了欧盟的立法

爱或是不爱

也会被你的大脑影像出卖

被称为“三磅宇宙”的大脑

究竟蕴藏着哪些玄机?

本期《世纪大讲堂》,就让包爱民教授带领我们开启一场大脑的发现之旅。

包爱民: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后,在荷兰从事研究及博士后训练。回国后她领导的研究组,长期从事抑郁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年与同事们一起建立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人脑库,采用国际领先的脑库工作标准,目前收集中国人脑样本余例。

节目完整视频

为什么说“我即我脑”?

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脑科学研究。脑科学研究现在有什么发现?这些发现和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和我们的社会有什么关系?今天的题目是“我即我脑”,意思就是,你就是你的大脑。有人会说,我有完整的身体,为什么大脑可以代表我。其实我们想强调的就是,我们其它的器官,肢体或者环境在和大脑的互相作用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我们的大脑。这里,我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Abby和Brittany是一对连体双胞胎,生下来就只有一个身体,她们共用一套肢体,一套心肺内脏,但她们却各自有自己的大脑,实际上她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在采访中她们也这样表示“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她们的遗传基因完全一样,在母亲子宫中间的发育过程完全一样,整个成长环境也完全一样,她们看到的,听到的,都一样,但是她们却是两个人,美国政府给她们发两个驾照。而这一切,就是由她们拥有的两个大脑所决定的。

霍金患病之后,除了大脑还在工作之外,身体的其它部分都是不能动的。霍金患病之后,除了大脑还在工作之外,身体的其它部分都是不能动的。而他的大脑除了运动系统受损之外,其余的部分都还是完好的,算得上是本世纪最优秀的大脑了,霍金也可以被列入本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了。即便你身体的其它部分出了问题,只要大脑还在运转,就不影响你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希望通过上面的例子,我可以说明“我即我脑”的道理。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每个人都不一样。以前我们说心可能决定了这个人,有人说我们的人格是不是在心脏里,但我们现在要逐渐转变这样的观念了,是大脑决定了我们。

一个人的大脑是怎么发育的?

既然大脑这么重要,我们就来从头说一下,一个人的大脑是如何发育形成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大脑的发育?我们分两部分来说,一个是出生前的因素,也就是一个人在作为受精卵被母亲在子宫内孕育的阶段,有什么因素会影响他的大脑发育?第二个就是出生后,会有哪些关键的因素影响大脑发育。

出生前的因素,就是遗传,遗传很重要。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智商就有80%是父母决定的,也就是说是遗传决定的。但是我们知道它不仅仅是由遗传决定的,大家看这张图。

这是一个同卵双胞胎,上面是一个孩子,下面是一个孩子。因为是同卵双胞胎,所以他们的基因是一样的。但大家再看这张她们刚出生时,科研人员给他们做的磁共振的图。上面这个孩子的脑回,从P到箭头之间,共三个脑回。而下面这个孩子的脑回是从P到箭头之间,共四个脑回。这就表明他们的大脑结构在出生的时候已经不一样。那么在遗传背景完全一样的情况下,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这个过程呢?也就是当我们在母亲子宫内,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个问题就是营养。如果母亲的营养不良,那这个孩子生下来将来就有可能是有问题的。可能你会说,现在的妈妈怀孕不会没得吃了。除非是特意的节食来保持身材。但是大家看,有一个疾病叫做胎盘功能不良,患有这种病生出的孩子在出生后进行评分时,就会判定为低体重儿,即他的大小和体重是明显较低。注意,这样的孩子虽然看上去没什么问题,没有无脑儿和脊柱膨出的明显症状,但他的大脑在将来会出问题,比如就会表现在一些由大脑决定的行为方面,如智力等等,而我们称这样的孩子为功能性畸胎。

功能性畸胎还会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化合物;如果母亲吸烟,那她孩子的抑郁症,以及同性恋的倾向会增加。如果母亲不吸烟,但是父亲吸烟,在这种吸二手烟的情况下,同样,出现上述情况的风险因子会增加,还包括注意力缺陷,儿童期多动。另外,如果母亲服用一些成瘾药物,或者是毒品,像这样的化合物也是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大脑,造成永久性的影响。但如果说孕妇在怀孕期间的确是有病,比如癫痫或者抑郁症,她不得不服用一些药以安全完成孕期,那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孕妇一定要找医生咨询,听从医嘱来服用药物。否则这些药物都会对孩子有影响。包括抗生素,比如有些孕妇感冒了,就会服用一些抗生素,这也是很危险的。

第三个就是“母亲应激”;母亲在整个怀孕阶段,应该尽量减少压力。比如一些非常重要的压力很大的工作,就应该避免去做。除了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压力就更要避免,比如母亲突然在怀孕中失业,或者突然失去至亲。如果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出生的孩子,大脑也是会受到影响。

最后就是环境污染;以前我们说的空气中的二噁英,现在说的PM2.5等等,这些对母亲都是有影响的。这些种种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因素,都是增加孩子功能性畸胎的因素。

出生后影响大脑发育的因素,语言是至关重要的。Friedrich二世,也是神圣罗马皇帝,在历史上,他曾经脑洞大开,有一个很奇葩的想法。他说欧洲各地的语言都不一样,太麻烦。于是他就想统一语言,让大家都说上帝的语言。于是他就要求几十个母亲生下孩子以后,不许跟孩子说话,只能喂养,不许交流,从而静待上帝语言的出现。但结果却是,所有这些孩子都没有自动说话,并都在儿童期死亡。那么这个例子就很直接地证明,人在出生后所需要的是一个富于刺激的,温暖的环境,是不能忽略的。忽略或者是虐待,都会对孩子造成一个终身性的影响,将来即便是想要在青少年和成年期把他纠正过来,也是做不到的。

另外,关于忽略和虐待,我们还有一个例子。上图中,左边是一个正常的3岁孩子的大脑成像,右边是一个受到了极度忽略的孩子3岁的大脑。大家可以看到,被忽略的孩子的大脑萎缩得非常厉害,可以看到他的脑室(中间黑色的部分)比起旁边的这个就有明显的扩大,这就是因为它旁边的脑实质萎缩,空间被腾出来,就成了这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刚才说到的脑部疾病,包括一些异常的人格都会发生,而且像这样的创伤是伴随着余生的。

所以说,我们经常呼吁,我们国家农民工子女要跟着父母进城,呆在父母的身边。因为只要是孩子跟着父母,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就不会忽略他,但如果父母把孩子甩在身后的家乡,除非是有人很好地照看他,对他进行教育,否则这代人的大脑是无法进行正常的发育,而当他们成长起来以后,也会给我们的社会造成影响。

用大脑发育解释“性别认同”和“性取向”?

性别认同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很多人都认为性别认同并不是一个问题。但大家都听说过跨性别者,一个性别认同为女性的男性,往往会通过变性手术把自己变成女性,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什么心理问题吗?性别认同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心理学界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说一个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性别认同是没有确定的,他的性别认同于他后天被抚养的方式有关。尤其是在他出生一两年后的抚养方式会决定他之后成长为男孩还是女孩。

大家看这张图,是一本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一个小女孩穿着小裙子,正在跑步。但其实他却是一个男孩,他的性染色体是XY。他出生的时候是一对男性双胞胎,两个男孩子一起出生。但作为双胞胎之一的他,排尿系统有一点问题,于是他就在9个月大的时候做了一个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出了一个小事故,他的外性器官在止血的时候被弄坏了。由于当时的观点是性别认同取决于后天的抚养方式,所以医生就和家长商量通过抚养方式把他变为一个女孩。而家长也因为已经有一个男孩,就同意把他的外性器官改为女孩,并且从小让他玩女孩子的玩具,穿女孩子的衣服。后来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JohnMoney,做他的心理辅导师,到了青春期给他补充雌激素。这个心理学家认为这个例子非常成功,正是证明了抚养方式决定性别认同的理论。为此,他就写了这本书,内容就是说大自然产生了一个他,男他,而我怎么样把他变成一个女她。

但后来的事实却证明了这是不对的。事实上这个孩子从来就没有认为过他是一个女孩,并且是在没有任何人向他透露这个秘密的情况下,他坚信自己是男孩。结果是等到他长大成人以后,他又把自己变了回来,变回男孩。之后他还娶了妻子,收养了孩子。再后来,他做股票,在年股票失利后自杀了,所以大家现在看不到他。但是这个例子已经留在医学史上,他原来的名字叫Bruce,后来变成女孩的时候,大家喊他Brenda,再后来他把自己变回来,又改名叫David。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就是你可以改变他的出生证上面的性别,改变他的护照,你可以改变他的外性器官,你可以改变他小时候的抚养方式,按照另外一个性别去抚养,可以给他服用性激素等等,但无论你做什么,你都改变不了他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性别认同是与生俱来的,出生的时候已经有了的。

那么有人就说,既然性别认同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不是由外性器官决定,而是由大脑决定,那合理的推测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比如说一个男变女的变性人,是不是说他男性的大脑中长了一个女性的结构呢?那个女性的结构决定了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女性呢?是这样的!脑科学的研究已经有了这个发现。

这是一个人脑的示意图,大家看这个框内的区域,放大示意图后用红色显示的部分,叫终纹床核。你可以立刻忘掉这个词,但是我想说,这是一个神经核团,里面有很多神经元,科学研究发现,它就是决定我们性别认同的脑区之一。这一发现就是在年,我的导师中国科大的周江宁教授,当时他还是一个博士研究生,在荷兰与他的导师Swaab教授共同工作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现象。这一发现也是年世界一百大发现之一,它改变了欧盟的立法。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这个发现的具体内容。大家看上图,左上方是一个男性的核团的大小,里面的黑色点的数量就代表它里面的神经元的数量。右上方则是一个女性的核团,大小明显要小一些,神经元的数量也明显少一下。而右下方的红框里的,是一个男变女的变性人的核团,我们发现,他的核团的特征,和女性是一样的,所以他才坚信自己是女人。

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证明了一个人的性别认同是由大脑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一个人得了精神病,脑部疾病,错乱了,非要把自己的性别改过来。所以欧盟,尤其是英国就立法准许他们把身份证改过来,把护照改过来,并用全医保来覆盖他们的变性手术和变性治疗。紧接着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对我们国家的立法也有所影响。所以说这个科学发现,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了这么一批小众人群脱离了不被人认同的痛苦。

接下来说性取向,提到关于同性恋的话题,有些人就总觉得恐慌,其实不用恐慌,这也是一个大脑的特征,而且也是与生俱来的大脑性分化的一个部分。那么到底这些同性恋者的大脑中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呢?

这里举一个例子,这是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学院Savic做出的一个脑的功能磁共振的一个研究。大家会看到不同的个体,包括同性恋男、同性恋女、异性恋男、异性恋女在磁共振下的大脑脑区之间的功能性连接的模式。看这个我们会发现,异性恋男的核共振下的脑区连接模式和同性恋的女很像,而异性恋女的连接模式和同性恋男的功能连接更像。这就表明,即便是他没有口头告诉你他们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人员的磁共振下的发现的性取向。

所以我们知道,在世界上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同性恋是合法的,同性恋的婚姻也是合法的,这就是因为当你理解了同性恋并不是他的一个主动的,时髦的选择,而是他与生俱来的大脑的一个特征,你就可以接受他们了。他们在人群中占有3%到8%的比重,也就是说,平均每5%的人就有一个爱同性的特征。他们虽然小众,但他们不应当受到歧视。对同性恋的歧视,除了证明自己的无知,没有任何科学的理由。

大脑和我们做决定有什么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在做出一个一个的决定,我们的行为伴随着各种决定。有人认为,人的决定是可以被修改的,尤其是在事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但其实,人的决定也是由我们大脑的特征决定了的,很多决定实际上是无意识的决定,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就已经由自己的特殊的大脑做出了。

但我们要记住,这个过程,就是和环境不断互动,学习,记忆的过程。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学习驾驶,你回忆一下,当时第一次学开车的时候一定很紧张,不知道方向盘怎么打,刹车怎么办,离合器怎么拉。但等你学会开车以后,你甚至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旁边的人聊聊天,开车已经是一个无意识的行为了,这就是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直觉。关于直觉,除了有时候人们通过直觉来判断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艺术鉴赏家走进展览厅说一个作品是赝品,完全是无意识的判断。因为他并不能一下子同时说出自己分析的过程,但这确实是通过之前大量的训练形成的能力,一个艺术鉴赏家绝对不会是一天养成的。

那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决定,难道也是无意识的决定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用伴侣选择,也就是相爱来举例。我们经常听到一见钟情的故事,两个人相爱了,但如果你去问一个热恋中的人,问你为什么爱他,他经常会想半天想不出理由,他从来都列不出对方的好或不好,似乎相爱完全不需要理由。还有就是,一个被恋爱冲昏了头脑的人,爸爸妈妈在旁边怎么说对方不合适你们不要在一起了,或者很适合你们尽情相爱吧,都没有用的。所以就经常有人说恋爱中的人,智商像是为零。这些状况都显示了陷在爱恋中的人,他是处于一个无意识的状态的。那到底人们在相爱的过程中,他们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呢?我想说,其实相爱只是大脑的一个表现,它还没有很清醒地上升到意识层面,但是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逐渐想到你为什么喜欢或者爱对方。

事实上,在恋爱择偶的过程中,我们大脑里发生了很多改变。我们大脑会分泌一种激素,叫催产素,或者也可以称为神经肽。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在女性分娩的时候,它会帮助子宫收缩,分娩胎儿,完成分娩后,它帮助乳腺收缩,泌乳。在平时的社交中,它会增进亲密感,有时候我们也喊它为爱情荷尔蒙。哪怕是在对动物的观测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当宠物狗和喜欢它的主人对视的时候,他们的催产素的水平也是会增高的。恋爱中的大脑,除了催产素,还有血清素,血管加压素,这些化合物及其受体,以及其基因的多态性,往往就会决定我们是否会恋爱,是否会比较容易出轨,是否会在将来走上离婚或者分手。

我们是否可以避免大脑的这些问题?

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低智商的,精神分裂的,抑郁的,或者是一些其他的脑部疾病,以及一些犯罪的大脑,我们有时候会想,这是不是大自然发生的错误。但其实不是的,这只是差异,是不同的大脑的发育模式和后天受到的不同的教育,导致了我们的大脑有不同的特征。每个人都不一样,这就是差异,而差异,就是我们进化时的必须的动力。所以永远不要想着把所有的问题都杀掉,然后形成完美的新生代。这是不可以的,差异永存,这样的大脑会永远伴随着我们。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不是只有特殊的人才有。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才能,又自己的能力,但也有我们自己的局限性。有些局限性是在某一领域的局限性,比如说一个人不能跳舞,不懂音乐,但有些局限性则是反映在对他人,或者是对自己的伤害上的,我们都有这样的局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愉悦的生命,活一辈子,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只有快乐的生活,才会让我们有一种意义感。这个意义感可能来自我们的工作,可能来自于孩子,来自于我们的业余爱好,来自于我们与同事或者是与他人之间良好的交往。但所有的这些,都应该是符合我们各自大脑特征的,但又不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我想干啥就干啥,好不好?不能对社会造成伤害,还拿性取向举例,比如我是一个同性恋,那社会是不是可以宽容我按照同性恋的方式去生活,我并没有伤害到其他人,但如果是恋童癖就不行,他也是一种特殊性取向,也是大脑决定的,但因为会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因此这是一种犯罪。

所以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我们会了解得更多,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里的慈悲代表着一种宽容,代表着一种和而不同。我们的地球上,现在又70亿人口,也就是有70亿个独一无二的大脑,我们不同,但我们却要追求“和”,因为我们是社会动物,必须在社会中保持和平,和谐相处,我们才能共同生活下去。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大脑的永生”来实现“我的永生”?

应该这么说,生命最重要的特征,并且是唯一能被确定的特征就是生老病死。所以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你可以延迟,推迟死亡变得更长寿一点,但最终肯定是要死亡的,而这个死亡就是大脑的死亡。

可能有人听过,说先把大脑冻起来,然后等有了好办法的时候,再解冻,然后就可以活得再久一点,不行的话再继续重复这个流程。但我们应该注意,解冻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前面我说过的那些大量的神经元,链接它们的中间的纤维需要非常富有活力才能构成有效的连接。但在解冻过程中,却是不能确保这个的,所以我们解冻出来的并不一定是一个天才,反而很有可能解冻出来一个无效的大脑。所以在科学上,实现永生是不可能的。但我说,在人文意义上,是可以的。我们就借助前不久上映的《寻梦环游记》来讲。大家可能还记得电影里有一个非常好的说法,就是死亡不是永别,忘却才是,当别人彻底忘却了你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死亡。

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大脑到底有些什么功能,以及到目前为止都在折磨我们的一些大脑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但当我们的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拿不到人脑样本的时候,就只能在动物身上做研究,这个价值是很有限的。因为事实上,我们是在建构模型,它难以反映人脑的整个发育的过程和疾病的演变过程。因此,研究人脑最好的标本应该是人脑本身。可能大家之前也听说过这个介绍,中国就建了一个中国人脑库。但实际上这种脑组织库,在国际上就早有一些西方国家建立了起来,就是在人们去世后,火化前,捐献大脑组织给brainbank。

brainbank也就是脑银行的意思。为什么叫它银行,就是因为它的操作和银行类似。你把大脑存进去,科学家再把它取出来做研究,发现疾病的机制,然后找出防治的办法以造福子孙后代。这个操作可能对捐献者没有意义,但是却能造福子孙后代,比如找到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的方法。这就是人人贡献,人人受益的道理。所以你的大脑被科学家们拿去研究,从而得以永久保存。人类将会永远铭记你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是实现了一种永生。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本期《世纪大讲堂》!

《世纪大讲堂》播出时间

首播周六18:00——18:45

重播周日02:45——03:25

周一05:00——05:30

周二01:55——02:35

凤凰卫视中文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duod.com/wntp/6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